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實驗室安全事故,快速🙅🏽🧨、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和調查處理🤛🏻,預防和減少突發性災害事件的發生,保障實驗人員的安全,依據相關法規並結合學校科研實驗室的實際情況👬🏻,製定本預案。
第一章 基本原則
第一條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發生實驗室安全事故時💪🏻,要及時采取人員避險措施🫙🦔;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後,優先進行人員搶救👗,同時註意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
第二條 把握先機,快速應對。對科研實驗室發生的安全事故💆,各級安全相關負責人要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迅速到位,防止事故擴大,造成二次傷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第三條 預防為主,常備不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𓀚,做好常態下的隱患排查😐、風險評估、事故預警、風險防範體系建設和預案演練等工作。
第二章 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第四條 科研平臺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是實驗室安全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的指揮小組。
第五條 科研平臺實驗室應成立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由所在平臺的負責人指揮🤰、協調,具體成員由平臺部門確定。其主要職責為:根據部門管轄範圍製定相應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各類規章製度和操作規範🏊🏿♂️;負責與學校和科研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聯系⏩,及時報送安全信息;接受學校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
第六條 科研平臺實驗室應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實驗室負責人擔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具體成員由實驗室內部確定。其職責為🧳:積極做好自救工作,迅速向相關處室負責人及相關處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報告情況。如果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必須同時向學校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報告💅🏻,迅速做好應急處置救援工作🐙。
第八條 在事故處理階段🐢,實驗室負責人如因身體狀況或出差等情況無法現場履行職責的,應及時指定臨時負責人代替履行本職工作。
第三章 實驗室安全事故等級
第九條 依據事故的危害程度、人員及財產損失🚊、波及範圍的影響大小等情況✌🏽🎟,以及事故險情的控製難度,安全事故分為A級事故、B級事故和C級事故。具體分類標準為👨🏻🚒🦹🏿:
(一)A級事故📃:指事態非常復雜,對學校的安全穩定帶來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或校園周邊生態環境破壞➛,需要學校主管部門和上級應急領導機構指導,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應急機構密切配合,整合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才能應對的事件或事故🔡。如有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較大、危險化學品嚴重泄漏等安全事故。
(二)B級事故:指事態比較簡單🙇🏿,僅在校園範圍內對學校的安全穩定造成危害或威脅🦄💋,憑借學校的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就可以處置的事件或事故💇🏻。如無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小👬🏼、危險化學品實驗室內輕微泄漏等安全事故👎。
(三)C級事故:指事態微弱🧰,僅在校園較小範圍內對實驗室的安全穩定造成危害或威脅🚜🪙,憑借實驗室的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就可以處置的事件或事故。如無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較小等安全事故🪛。
第四章 應急響應
第十條 實驗室應急處理要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各類各級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應當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應急響應。
第十一條 實驗室值班人員、管理人、實驗室相關成員以及其他人員得知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實驗室安全事故信息和情況後必須立即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一)事件或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二)事件或事故的類型和人員被困與傷亡情況;
(三)已采取的控製措施及其它應對措施⚇;
(四)報告人姓名🚭、聯系電話🤵🏽♂️、所屬部門。
報告的流程為:
(一)A級事故:發生A級事故後應報110、119(有人員受傷須同時報120),同時報各級實驗室安全責任機構😲;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向上一級領導匯報🛌🏿🐁。
(三)B級事故:發生B級事故後應報本實驗室應急救援小組和部門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部門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向學校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匯報🚤。
(三)C級事故:發生C級事故後應報本實驗室應急救援小組;本實驗室應急救援小組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向部門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匯報🫷🏽。
第五章 部分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第十二條 病原微生物👨🏼🎨。若含有病原微生物樣品濺到皮膚上,應立即用75%的酒精進行消毒🤦🏼♀️,然後用清水沖洗😗;若含有病原微生物樣品撒到衣物或者地面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者500-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進行消毒。
第十三條 化學藥品灼傷🤞。強酸、強堿等化學物質發生灼傷時🧚🏻♀️,應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再分別使用5%的碳酸氫鈉(酸引起)、2%醋酸溶液(堿引起)進行中和。情況嚴重者,需及時送往醫院救治。濺入眼內時,應立即用洗眼器進行沖洗⚠️,沖洗時間不少於15分鐘🥓。處理後♜,再送往醫院治療。
第十四條 中毒🧏🏽。如果誤食有毒化學藥品,常用的洗胃液有食鹽水👨🔧,肥皂水,或將5-10 m1稀硫酸銅溶液加入一杯溫水中👲🏿,內服後,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嘔吐,吐出毒物💍♿,邊洗邊催吐,並立即送醫院。
第十五條 火災。起火後,要立即滅火✥,並防止火勢蔓延(如采取切斷電源,移走易燃藥品等措施)💛。一般的小火用濕布🐗、滅火毯覆蓋燃燒物即可✧。火勢較大時需使用滅火器。如為電器設備所引起的火災🫁,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若使用泡沫滅火器,會引發觸電)。如發生大面積火災,應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告知火災具體位置🏫,並在關鍵地點安排人員接應,以利於消防人員盡快趕赴火災現場;同時進行人員疏散,減少人員傷亡。
第十六條 觸電。應迅速切斷電源或者拔下電源插頭🏋️♂️,觸電者脫離電源後,應就地平躺😊,檢查呼吸和心跳情況。觸電者出現休克現象時🛫🐇,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並撥打120及時送醫治療。
第六章 應急響應終止
第十七條 在事故應急響應終止後⚙️,科研平臺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必須做好事故過程、損失及其他相關情況的整理8️⃣、統計、記錄工作。事故現場調查完畢,即可對現場進行善後處理並恢復其正常狀態。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做好以後的防範工作。
第十八條 應急預案要定期評審,並根據重大事故的形勢變化和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完善修訂。
第十九條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意昂4
2023年9月1日